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; 果然,周瀚海之流听说李思业破例请客吃饭,大为不满,硬逼他在益都最大的酒楼请了众人一顿,方才罢休。
又过几日,便到了发榜的日子,先是童生榜,五千考生倒录了三千人,有点儿戏,但明眼人都看出,这个童生考,不过是弘文馆的入学考试罢了,李思业的用意,是在培养自己的人才。
张信之辞职,李思业便命王文统代理主考,王文统是益都乡党,人脉颇望,只半日,便顺利接手。次日,考试成绩出来,王文统不敢怠慢,立即向李思业汇报,正巧,元好问也在。
李思业接过一叠厚厚的名册,笑道:“本来说录一百人,怎么好象多了不少。”
王文统早有准备,不慌不忙道:“李总管原来只说五取一,原以为来五、六百举人,所以估计录一百人,不料却来一千多人,所以录取人数多了一倍不止。”
“我哪来这么多官职给他们。”李思业笑笑,又见第一页上只有十人,便问道:“这就是前十名么?这第一名许衡可有背景?”
王文统道:“这许衡号称神童,并无什么背景,他本身诗文极好,策论写的是金宋关系论,他以为金宋两国现在为唇亡齿寒之势,当抛去百年恩怨,联手对付蒙古人,十分精辟,所以评他为第一,并不为过。这次评卷极严,不仅糊名,而且每卷都有三人核考,防止考官片面理解,有些诗考不好,但策论精彩的,也单独留了下来,是以属下认为此次科考,基本公平。”
“基本公平!你能说此言,就说明我没看错人。”李思业又放下名册,叹道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,更何况一本万利的读书做官之道呢?科举制度自它诞生,就没有逃过舞弊之事,昔唐玄宗殿试,尚有人敢挟书入场,后来杨国忠之子杨暄狗屁不懂,也高中甲榜,到了唐后期,愈加糜烂,所以天下根本就无绝对公平的考试,我只看你取的第二名是一个僧人,便可知这次科考还算公平。”
“僧人?”旁边的元好问有了兴趣,接过名册细看,笑道:“这僧人‘子聪’可不是一般的和尚,他俗名刘侃,八岁就学,可日读百书,轰动一时,后来蒙人攻下河北,他曾出任邢州节度府令,后来便听说他出家,不知所踪,没想到他也来了山东。”
李思业一惊,心念急转,难道此人便是刘秉忠么?前世历史课上学过,此人与郝经并称‘汉统二士’,他心中窃喜,耳边却听元好问继续道:“这余阶我不知道何人,但这张文谦也是邢州人,与这子聪和尚倒是好友,也是少年得名;还有这屡考进士不中的狂士王郁也来了么?不错!不错!果真是人才集聚。”又看看下面,指着第十名讶道:“这李檀可是李全之子?”
李思业大惊,一把抢过,先见余阶排第三名,又见第十名果然是李檀,便抬眼向王文统望去,见王文统点头肯定,心中闪过一个念头:“到处找他不到,倒自己上门了,当杀之。”又见元、王二人满眼期望地看着自己,转念一想:“不可!杀他便断了我选才之路,况且杨妙真的面上也过不去。”便呵呵笑道:“我也曾说,无论何人,只要是真心投奔我,当唯才是举。”
二人同时松口气,王文统暗暗擦了把冷汗,这个李檀便是他的准女婿。
元好问笑道:“我还以为大将军会一拍桌子,怒斥一声:把他抓来杀了!没想到大将军果然有胸襟,没让元某失望。”
李思业老脸微烫,干笑两声道:“连杨妙真前来投靠,我都收了,何况李全的儿子,只要他好好做官,造福一方百姓,我非但不杀,还会重用他。”又在名册上签了字,递给王文统道:“就照这份名册张榜吧!”
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